左传记载:夫妻不送葬送葬必遭殃是出于对生者的关心

2025-03-16人阅读成都公墓网

  左传记载夫妻不送葬,送葬必遭殃

  “夫妻不送葬,送葬必遭殃”这句俗语流传在一些地区和文化中,尤其在中国。它的含义是当夫妻中的一方去世时,另一方不宜参与葬礼。当夫妻中的一方去世时,另一方难免会感到深切的悲伤和失落。在这种情况下,参加葬礼可能会让另一方的悲伤情感变得更加深重。古人之所以提出“夫妻不送葬,送葬必遭殃”的说法,是出于对另一方的关切。他们担心参加葬礼会让另一方感到极度的悲伤。因此这一规矩的初衷是为了保护夫妻中的另一方免受悲痛的伤害。

  出于对生者的关心。毕竟夫妻两个人相知相守几十年,一方离世另一方肯定会陷入悲伤。而活着的人总还是要继续生活的,如果长久陷入悲伤,就会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也会让其他家人太过担心,从而影响一家人的生活和幸福。不让送葬看不到总还是会好一些,看不到有利于情绪过度,避免生者过度沉浸悲伤,丧失对活的信心和盼望。

  当一方逝世后另一方会受到一定的打击。这种悲痛有时候是长久的,会一直影响着生者的情绪。所以,避免夫妻亲自送葬,一方面是为了保护他们不受到二次伤害和打击,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他们有更多空间和时间,去适应这种变化。夫妻被视为相濡以沫、相互扶持的伴侣。然而,面对丧偶的悲痛,有些人选择避免直接参加对方的葬礼,这种做法并非是对先人的不敬,而是出于对先人尊严的尊重以及对死者家属的深切体谅。通过这种方式,他们试图避免悲伤情绪的过度蔓延,以此表达自己内心的缅怀之情。

  在一个家庭里,如果一个人死了,另一个人就会永远沉浸在悲伤中。就好像整个世界都变成了一片黑暗,一片绝望,一片死寂,一片哀伤,一天又一天,一夜又一夜,吃不下饭,这样的失落,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常态,好像怎么也摆脱不掉。为避免因意外事故而造成的人身伤亡,在古代社会中有一项特别的规定,就是禁止健在的配偶陪伴死者的棺木出殡、下葬。这种决定不是冷酷无情,而是为了保护和爱护活着的人。所以“不相送”被认为是一种保护,使活着的人不会太过悲伤。这样的行为看似残酷,其实也是对活着的人的一种爱护,一种尊敬。

原创文章 请勿转载:https://www.29737.cn/wenhua/795.html
《成都老吴》公墓网!
互动热线:183 283 29737

猜你喜欢

人气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