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纸
金银纸的由来: 民间无论祭神或者祀鬼,都要焚烧纸钱,供做神界或冥界的货币。祭神的为金纸,祀鬼为银纸。 烧纸在道教则有着更特殊的意义。道教的教义有「阴阳五行」的义理,万事万物都囊括归纳于其中互相影响,产生复杂的运动和转化关系,而纸钱则浓缩蕴含了这种义理。传统的纸钱多以黄色白色为主,有些加上锡箔,就有了金的属性。而纸钱多为竹叶等或者其他农作物纤维所制,则具有了木的属性。造纸必不可少的是需要用水来做纸浆,其中则有水的属性。烧纸必然要用火,烧完后剩下的纸灰则属土。纸钱未烧之前是实物,属「阳」烧完后部分化为无有则属「阴」。烧纸的烟灰飞向虚空,散归大地,则是从「有」到「无」。可见烧纸中就包含了「阴阳五行」的转化。
点香是用气味在召唤他并告诉他,给他送钱来了;而燃烛则是送钱的具体位置,或者是另一个世界没有光,让故人看清领钱的路,顺便点清楚所领的钱;至于放鞭炮,或许对活人而言,昭示自己的孝顺,又给故人表达心意了,对故人而言,如果另一个世界有邻居,也能听到的话,则说明前生过的还不错,至少还用人惦记。清明节成都公墓细雨微风中,少了一缕青烟,这是香蜡纸烛带来的烟火气息,也是组成清明必不可缺少的环节。自古以来,火被认为是传递现世和幽冥的介质,把人间的钱财,衣饰和寄情之物通过燃烧的形式传递给地下,此古法已经延续千年。
焚香
祭拜取其香气或清雅而燃香,“烧“通“稍“,“香“通“信“,烧香就是稍信,就是给死去的人保持信息畅通。人们认为魂魄会像烟一样缭绕,烧香的烟会向上飘去,象征升天人的魂魄能够收到。还有祭拜时烧香,说明祖脉的后人还在,骨血还在,子孙还在,香火还在继续未断。烧香时必会香云旋绕、腾空而上、香气袭人,目的是供养上界云府高真、中界岳渎威灵,下界水府仙官等三界的诸位神灵。人要懂得感恩,要怀着感恩的心,学会供养世界上于我们有恩和无恩的人。“香“是人与神明沟通的通讯物,我们通过烧香、香烟袅袅,把我们内心的祈愿传达给神明,从而祈求神明保佑。道经说过“宝香焚在金炉内,香烟旋绕达上苍“,也是这个道理。“以香传信,求神赐福“就成为了人们烧香的最大驱动力。道经《祝香咒》:“道由心学、心假香传、香热铜炉、心存帝前、真灵下盼、仙旆临轩 、令臣公告、迳达九天“,道家《祝香咒》同样适用于烧香!句中“假“是借的意思。
“香“的一层意思是指香本身“香而不臭“、“香远益清“,我们向神明敬香,就是要保持“香“的本质,做人要修持“三香“:心香、身香和口香。“香“的另一层含义是引申出的人品德之“香“,“心香“包括心存善念、不生邪念等;“身香“包括人品端正、不做恶事亏心事等;“口香“包括不出口伤人、不口出狂言、要聚集口德等。烧香前先要净「洗)手。香不能叫“买”而应该叫“请”。三柱香是为自己祈福的,六柱为两辈人祈福,九柱为三代人祈福;十三柱香是一个极致,代表功德圆满之意。烧香时先点燃香,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握住香,双手将香平举至眉齐,观想神明在眼前接受香供养;香一齐插在香炉中,取”一气化三清”之意。香入炉时应呈水平角度,曰平安。
在道教中很多法术需要焚化符咒文疏,其基本原理即是借助自然中的这种五行运化过程,来感应天地人物。调动宇宙的力量。高明的修道之人用焚化一张符作媒介,就可以产生种种神奇的作用,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法力的灵验,正所谓「假我之有以感通寂然不动之无也」。焚化纸钱来祭祀鬼魂,一定程度上亦是同理,人们焚化纸钱时,对之祈愿、祝祷所产生的力量,感应到灵界,即会幻化出鬼神所需要的种种「物品」正所谓此念感彼念。烧纸的过程中猛烈的释放出来的光和热,则是用光明灼热的阳性能量去中和阴质鬼魂,使其快些随火上升,解脱沉沦地下的苦恼,获得新生的力量。烧纸不仅是中国的文化现象,也是道教不可缺少的一个独特形式。
蜡烛
火代表光明、指引、净化地意思。死亡后给人地感受是陷入永久地黑暗。而这个时候,死去地人更需要光明地指引。有这么一句话,用蜡烛点亮通往天堂地路。这就是祭奠为何要点蜡烛地根本涵义。祭礼点蜡烛一般点两支,一根表阳,一根为阴,阴烛是点给先祖的,因为传说中,阴烛是鬼神的食粮,人死后吃的就是蜡烛,烧纸等东西。另一根阳烛是点给活人的,烛光就像明灯,在先祖的荫蔽下,烛光照亮子孙后代前进的路,指引他们走光明的路,即走正道。另一种说法是,蜡烛会流泪,就像是对先祖离世的悲伤。
点蜡烛是因为在人们的想象中,蜡烛在点燃时的烟火是一种鬼神皆可食用的东西,甚至在他们的想象中,不同店家的蜡烛口味也不尽相同。为了自己逝去的亲人在地府能够“衣食无忧”,在祭祀时烧纸钱,点蜡烛的习俗传承了千百年。蜡烛燃烧的时候产生明亮的光有指引之意,而死后的鬼魂又会重走自己生前的路,如果缺少指引,可能会迷失在人世间,误了轮回路,所以百姓们在祭祀时点燃蜡烛,希望指引那些先人能够找到方向,在中元节点蜡烛也是希望孤魂野鬼们找到正确的路,不要在人世间来回飘荡。在有些地方也有人认为蜡烛的光是为了指引回家的路,但是不同的解释都寄托着活着的人对逝者的哀思和祝福。蜡烛明亮的光除了能够指引逝者的路,还能给活着的人以希望,点亮希望的烛光,生者能够感受到温暖,能够看见光明,还能带来面对茫茫前路的勇气,驱散亲人逝世带来的茫然和伤痛,因此在祭祀活动中永远要点亮一盏烛光。
清明节祭扫坟茔是和丧葬有关的节俗,中国人对这个节日十分崇重,唐、宋、元、明、清如此,近代现代也不例外。临近清明的几天,不分贫富,不分官民,家家户户都要准备扫墓的神货和食品。首先是采办神货,包括香、烛、锡箔、阴票、鞭炮和草纸彩纸;接着是剁肉、沽酒、买菜、做豆腐、挖春笋和采办一应食品;第三是掐蒿春粉做黄蒿包;第四是扎灵箱、錾纸钱、铰孤衣、打包折元宝和置办扫墓酒食器具等等。纸钱一般是指冥币,作阴间的货币来用。在丧葬文化里冥币作为一种祭祀品起着重要的作用。《寒食野望吟》描写了当时墓祭的情况:丘墟郭门外,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离别处。冥寞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纸钱要打孔的,这个孔有讲法的:七铜八铁九金银。有诗云:纸钱纸钱谁所作,人不能用鬼行乐。一丝穿络挂荒坟,梨花风起悲寒云。纸钱种类不一据笔者查史记载,一共有三种。
①、较古时候的打钱,是用木槌和铁制的钱模,把钱的形状打在土纸上。钱錾有月牙形或者方孔铜钱状,俗称钱模。旧社会是情专业匠人临时制作的。
②、是剪钱,就是俗话说的买路钱,以土纸裁为方块,贴以金银色的纸箔,或折成元宝的锭状,以像金银。
③、是印钱,是仿近代的纸币、银元,印上冥通银行以及各种数字的金额。就如人世间流通的纸币。「实为假币」。
纸钱的产生原于古人笃信灵魂不灭的意念,认为有天堂和地下世界,就要给死去的亲人在天堂或地下世界有使用的纸币。
出殡移动灵柩家属都会走在前面散纸钱於路上,名曰买路钱。据「事物原会」称:近俗出殡,扛柩而行,令人前道,散掷纸钱,名曰买路钱,谓即高柴买道之遗意。现代纸钱通常是印成钞票模样,神像取代真币上的人物,而且面额巨大,一亿、二亿、十亿。实为阴间假币,不要拿去忽悠自己的祖先。正式烧纸钱是也有很多讲究,比如包封不能倒着烧,不能用棍子乱捅「姜子牙不封神专吃棍头钱」,以免被那些巫神野鬼「要烧一些散纸来打发他们」拾了去,要写好包财清单,生者要跪着为死去的亲人祈福,也希望死者能保佑家人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