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院山公墓原为龙潭街道原院东社区集体所有制公墓,1993年前是当地村民的集中安葬点。1993年3月,经成都市成华区计划经济委员会「关于同意修建成华区院山公墓的立项批复」(成华计经发〔1993〕95号)批准修建公益性公墓。1996年3月,经成华区国土局「关于成华区院山公墓征地的批复」(成华土征字〔1996〕2号)取得公墓墓区用地。2001至2002年,经四川省民政厅「四川省民政厅关于同意建立成都市成华区院山公墓的批复」(川民事〔2001〕368号)和成都市成华区发展计划局「关于同意改扩建成华区院山公墓的立项批复」(成华发计〔2002〕30号)同意将成华区院山公墓由农村公益性公墓转为生态型园林式的社会公共墓地。2006年10月原成华区院山公墓更名注册成立成都市成华区院山公墓服务有限公司。
2007年9月经「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殡葬事业发展规划(2007-2020))和(成都市殡葬设施布局规划(2007-2020))的通知」将成华区院山公墓纳入成都市经营性公墓规划。院山公墓建设安葬墓穴约3.5万个,已安葬2.7万余名逝者。墓园内安葬有部分已故知名人士、烈士英雄等。院山坡烈士陵园与院山公墓一墙之隔,烈士陵园始建于2000年,在 2015年进行改扩建总占地面积约6.24亩,陵园内安葬了朱向离等19位烈士。
院山公墓搬迁的问题
院山公墓是在取得合法土地规划许可并经相关部门同意及批复后进行修建的生态型园林式的社会公共墓地。根据「四川省殡葬管理条例」第三章第十八条规定“国家保护的烈士墓、人士墓、华侨祖墓和具有历史、艺术、科学考察价值的古墓,因国家建设用地需要迁移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院山坡烈士陵园是受到国家保护的烈士墓,不能随意搬迁。对此,院山公墓不具备搬迁条件。
「成华区」龙潭寺院山寺院山公墓
公交车直达的公墓
院山公墓地处院山坡,在成都平原来说这个 「坡」可是宝贝!所谓万仞不如一堆、起脉旺盛之像!院山公墓是成都市早期的集中式公墓,葬的亲人多。可追溯至WG期间的祖墓。道路方便快捷是市民喜欢的原因之一,就在三环边绕城内 :成华大道、龙岗路直通。龙潭寺镇又名隆兴场。即今四川成都市东北二十里龙潭乡。民国「华阳县志」卷4:龙潭寺“在治东北城外二十里。寺内有龙潭,因以为名”。
坐落在龙潭地带的院山公墓,作为客家人灵魂休憩的居所,继承了客家人在漫长的迁徙历史中形成的“坚韧卓绝、崇文尚美、开拓进取”的客家精神,陵园内不管是墓型、风水、纹饰风格等各方面都富含浓郁的客家文化风情。客家人通称墓为“地”或“地坟”,“作风水”叫“做地”。坟墓样式也独具风格,多为交椅坟、龟壳墓等,行若半月,后仰前俯。在民间风水专家看来,墓圈(有时也包括墓丘或墓碑石),采用接近偃月(上半圆)形状,有收来龙之气,藏风生气,牵制煞气等作用。五行之中,圆形及其变体代表“金”;镶嵌墓碑的墓埕(墓耳)和墓两边的墓手相连,则起到消砂纳水的功能。墓碑、墓耳和三重墓手合抱埕凸字状,呈“外八字”或喇叭形状伸张,高低表示穴场既能藏风,又能收水,正符合风水术“入处为风,出处为水”的说法,故交椅坟、龟壳墓等统称“金水墓”。
院山公墓主山为坐北和坐西!风水上坐北坐西是最好的!另外院山公墓地处院山坡,在成都平原来说这个 「坡」可是宝贝!所谓万仞不如一堆、起脉旺盛之像!院山公墓是成都市早期的集中式公墓,葬的亲人多。可追溯至文革期间的祖墓。交通方便快捷是市民喜欢的原因之一,就在三环边 绕城内 :成华大道、龙岗路直通。
龙腾鼓鸣喜迎春,潭碧绿水赤子心。
客从湖广迁徙来,家园故地亦温馨。
在岁月雕刻下,院山深度挖掘传承和弘扬发展客家文化、增进客属乡亲交流,已逐渐成为客家文化历史的记忆载体。客家人在院山寄托思念,表达乡愁,传承文化,而院山也见证了客家文化的繁盛。岁月变迁,历久弥新,在时代脉搏里,与院山一道去感受客家历史的厚重风姿。
龙潭寺是当地一著名古刹寺院,龙潭乡就以该寺院而得名。可以去龙潭寺街上吃饭,强烈推荐“同乐饭店”,这是成都的老字号餐馆,消费中等。人均20元左右,店里的“李鸭子”尤为出名,20元一斤。如果去的早,可以去赶场,感受下赶场的乐趣龙潭乡逢单赶场,人称“赶龙潭寺”。龙潭寺的集市上时不时能听到一两句客家话,龙潭乡的客家人占当地人口的90%。许多城里人把到龙潭寺赶集当成一种消遣,一来可买到新鲜的时令蔬菜、鲜活的家禽,二来价格也较城里便宜许多,三是购物完毕中午还可在寺院内喝茶、吃饭。
院山公墓院山社区地处成都市东北郊,东与院东社区接壤,南连高洪社区,西与同仁社区和龙潭寺火车站紧邻,北接新都区十里村。双龙路、龙石路从境内贯穿而过,交通发达,通讯便利,水电等资源丰富。全村耕地面积790.6亩,辖区内有7个居民小组,现有人口2154人,其中在册党员52人。我社区现有办公用房300平方米。设有社区党员活动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劳动保障站、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站、巡逻值班室。社区内管理有序、治安良好、居民安乐,是一个共享文明、和谐的社区。
有句老话:“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周边的老百姓们深受龙潭寺神灵庇佑的同时,人们也赋予了龙潭寺很多富有神迷色彩的玄幻传说。龙潭寺的传说可谓惊奇。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条千年真龙就在此龙潭寺的龙潭内修道。一个月白风清的夜晚,有一个小和尚半夜三更起床如厕时,依稀听到不远处的龙潭内传来潭水搅动的声响。这个小和尚就借着月光凑近窥望过去,眼前一幕可着实把小和尚吓得目瞪口呆,背心发凉。只见,一条长约十仗,通体青褐色鱼鳞,头顶一对鹿角,满颈白须,四条利爪与一条蛇尾的龙,蜿蜒地搅动着潭水,不停的在水中游弋着,时不时吐出一颗晶莹剔透的夜明珠,发出一阵阵淡绿淡绿的光晕……次日清晨,受到惊吓的小和尚将此事告知众僧与主持,大家来到潭水前,水面一片平静,也并未发现有异常。众僧纷纷摇头,以为小和尚所说是痴话或是产生的幻象,大家都没有相信小和尚所说。而后,受惊的小和尚也离开了龙潭寺,再也没有回来过,一切又恢复到了往日的平静。
直到若干年后的有一日,龙潭寺上方的正午睛空忽然乌云密布,顿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风雨交加。从未露过面的真龙经过千年修炼,终于得道升天,一跃从潭水中腾出,卷起一道硕大的水柱,旋转着插入云霄。飞在天空的千年真龙,围着这条水柱,在云雾间盘旋了三圈后,随即消失于云雾间。潭水中很多的龟、鱼、虾蟹也想跟着真龙上天庭成仙成道,可是都纷纷伴随着水柱的消失,从天空中和着雨水掉落下来,四邻八落的。当龙潭寺中的僧众们看到此情此景时,才想起了小和尚所说之事是真的。
院山村院山寺成都市院山公墓坐落于成都市成华区龙潭乡院山坡,是经省市民政部门批准的合法社会公墓。整个园区占地30余亩,因为院山的独特地理位置,所以不可能将院山公墓打造成其他公墓那样,占地百亩,因为这样的地形施工难度系数大,只能凭借原本的环境建造。院山坡烈士陵园位于院山公墓内,整个园区比较特别,因为成都市院山公墓以山为院,院于山内,院山公墓注重环境的天然形态,所以院山公墓的环境都是原生态的,除了一些经典建筑,整个园区的环境都是天然的。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510108792195327M
成华区院山公墓依山造势,凭借原始的山势建造出了一个令人惊叹的公墓,园区内树木丛生,树叶繁茂,百花绽放,整个院山公墓就是一座花园式生态型陵园。公墓中安葬着朱向离等十九位“院山坡殉国烈士”,是成华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因为院山公墓是一座花园式生态园,所以院山公墓的整个园区都是花团锦簇,松柏环绕,尤其是春天到来,整个园区更加热闹非凡。
坐落在龙潭地带的院山公墓,作为客家人灵魂休憩的居所,继承了客家人在漫长的迁徙历史中形成的“坚韧卓绝、崇文尚美、开拓进取”的客家精神,陵园内不管是墓型、风水、纹饰风格等各方面都富含浓郁的客家文化风情。客家人通称墓为“地”或“地坟”,“作风水”叫“做地”。坟墓样式也独具风格,多为交椅坟、龟壳墓等,行若半月,后仰前俯。在民间风水看来,墓圈(有时也包括墓丘或墓碑石),采用接近偃月(上半圆)形状,有收来龙之气,藏风生气,牵制煞气等作用。五行之中,圆形及其变体代表“金”;镶嵌墓碑的墓埕(墓耳)和墓两边的墓手相连,则起到消砂纳水的功能。墓碑、墓耳和三重墓手合抱埕凸字状,呈“外八字”或喇叭形状伸张,高低表示穴场既能藏风,又能收水,正符合风水术“入处为风,出处为水”的说法,故交椅坟、龟壳墓等统称“金水墓”。
龙腾鼓鸣喜迎春,潭碧绿水赤子心。
客从湖广迁徙来,家园故地亦温馨。
在岁月雕刻下,院山深度挖掘传承和弘扬发展客家文化、增进客属乡亲交流,已逐渐成为客家文化历史的记忆载体。客家人在院山寄托思念,表达乡愁,传承文化,而院山也见证了客家文化的繁盛。岁月变迁,历久弥新,在时代脉搏里,与院山一道去感受客家历史的厚重风姿。
龙潭寺是当地一古刹寺院,龙潭乡就以该寺院而得名。可以去龙潭寺街上吃饭,强烈推荐“同乐饭店”,这是成都的老字号餐馆,消费中等。人均20元左右,店里的“李鸭子”尤为出名,20元一斤。如果去的早,可以去赶场,感受下赶场的乐趣龙潭乡逢单赶场,人称“赶龙潭寺”。龙潭寺的集市上时不时能听到一两句客家话,龙潭乡的客家人占当地人口的90%。许多城里人把到龙潭寺赶集当成一种消遣,一来可买到新鲜的时令蔬菜、鲜活的家禽,二来价格也较城里便宜许多,三是购物完毕中午还可在寺院内喝茶、吃饭。
院山公墓院山社区地处成都市东北郊,东与院东社区接壤,南连高洪社区,西与同仁社区和龙潭寺火车站紧邻,北接新都区十里村。双龙路、龙石路从境内贯穿而过,JT发达,通讯便利,水电等资源丰富。全村耕地面积790.6亩,辖区内有7个居民小组,现有人口2154人,其中在册党员52人。我社区现有办公用房300平方米。设有社区党员活动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劳动保障站、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站、巡逻值班室。社区内管理有序、治安良好、居民安乐,是一个共享文明、和谐的社区。
有句老话:“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周边的老百姓们深受龙潭寺神灵庇佑的同时,人们也赋予了龙潭寺很多富有神迷色彩的玄幻传说。龙潭寺的传说可谓惊奇。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条千年真龙就在此龙潭寺的龙潭内修道。一个月白风清的夜晚,有一个小和尚半夜三更起床如厕时,依稀听到不远处的龙潭内传来潭水搅动的声响。这个小和尚就借着月光凑近窥望过去,眼前一幕可着实把小和尚吓得目瞪口呆,背心发凉。只见,一条长约十仗,通体青褐色鱼鳞,头顶一对鹿角,满颈白须,四条利爪与一条蛇尾的龙,蜿蜒地搅动着潭水,不停的在水中游弋着,时不时吐出一颗晶莹剔透的夜明珠,发出一阵阵淡绿淡绿的光晕……次日清晨,受到惊吓的小和尚将此事告知众僧与主持,大家来到潭水前,水面一片平静,也并未发现有异常。众僧纷纷摇头,以为小和尚所说是痴话或是产生的幻象,大家都没有相信小和尚所说。而后,受惊的小和尚也离开了龙潭寺,再也没有回来过,全都又恢复到了往日的平静。
直到若干年后的有一日,龙潭寺上方的正午睛空忽然乌云密布,顿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风雨交加。从未露过面的真龙经过千年,终于得道升天,一跃从潭水中腾出,卷起一道硕大的水柱,旋转着云霄。飞在天空的千年真龙,围着这条水柱,在云雾间盘旋了三圈后,随即消失于云雾间。潭水中很多的龟、鱼、虾蟹也想跟着真龙上天庭成仙成道,可是都纷纷伴随着水柱的消失,从天空中和着雨水掉落下来,四邻八落的。当龙潭寺中的僧众们看到此情此景时,才想起了小和尚所说之事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