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钰故乡牛角冲蒲江红枫艺术陵园

2025-03-01人阅读成都公墓网

  蒲江县法华寺,位于蒲江县大兴镇九仙山,佛教圣地。法华寺原称白云寺、法华精舍, 2006年更名为法华寺。位于成都市蒲江县大兴镇九仙山。寺史可追溯至殷商时期。山因历史神话人物广成子在此修道并于六月六日飞身成仙而得名。名传至今以至每年六月六日均有数十万人云集法华寺朝拜圣迹。清末毁于兵火。民国抗日名将李家钰将军夫人曾复兴古白云寺为家庙。

  1988年批准开放。在原遗址上再次复兴古白云寺。寺庙现建有山门殿、大雄宝殿、弥陀殿、观音殿、五观堂等。现占地28.34亩,建筑面积2585.76平方米。财神殿的五路财神:东肖升、南陈九公、西曹宝、北姚少司、中赵公明。

  九仙山的形成,是有九位神仙带着800弟子在峨眉山修练999年后,飞来此地,九位神仙化作九仙山的九座山峰,800弟子化作800朵莲花飘散在九仙山四周,形成层峦叠嶂、景色秀美的小五面山。

  很久很久以前,九仙山不叫九仙山,山上悬崖峭壁,有些险,叫天险山。有*早晨,天下大雾,有一只崖鹰从山上飞过,它看见树林里的一棵小树上,缠着一条小花蛇。崖鹰窜下来,啄着了它尾巴,小花蛇一梭,不见了。崖鹰在半空中飞来飞去,舍不得就要到口的美味。小花蛇不见崖鹰,又梭出来缠住了小松树。崖鹰上了一次当后,学精灵了,一下又窜进树林,夹着小花蛇的颈项使起劲拖,小花蛇在生死关头,也死死缠着小松树用力奔,就在这一拖一奔的时候,山上出现了一只老猴子,它是神猴,他用前足一指,轰隆一响,火焰升起。一转眼,崖鹰不见了,小花蛇也不见了,老猴子也不见了。火焰升起的地方,出现了一个黑乎乎的大石洞。

  又过了几千年,大约是在宋朝的时候,天险山*天向上长,要同峨眉山比高低。那时候有一首名谣:不怕你峨眉山长得高,打不齐九仙山的半中腰。这民谣传到了峨眉山,峨眉山的老和尚想:要是九仙山长高了,今后还有人来朝峨眉山么?老和尚立即祭起两个石鹅,放过来扎到九仙山的脉气,不要它长高。九仙山老和尚当时正在山门前扫地,耳听呼呼响声,捞起扫把一扇,恰巧一只石鹅飞来,拿给老和尚的扫把打落在九仙山北面的水田头。这一来九仙山慢慢变矮了,那个黑山洞也降到了山脚。

  某天早晨这个黑山洞口被九个娃娃看见了,他们一个一个钻了进去,一开始黑洞洞的,但越走越亮,他们看见洞里有九颗夜明珠,每颗月明珠下面都有一个石墩,九个娃娃中,有一个肥肥胖胖的大娃娃坐上一个大石墩,变成了如来佛,其余八个娃娃一坐下就变成了神仙,从那个时候起,天险山就叫九仙山了,那个石洞就叫仙人洞了。

  每年农历六月初六的九仙山庙会,藉以扫除瘟疫祈求风调雨顺。如今一年一度的九仙山庙会已演变成为文化物资交流和群众文化娱乐的大兴综合活动,活动时间一般可持续十天左右。

  蒲江始建于公元554年,是宋代理学家魏了翁和抗日名将李家钰的故乡,森林覆盖率50.8%,地表水达到*Ⅲ类水域标准,空气质量优于*Ⅱ级标准,素有绿色蒲江·生态新城之美誉。蒲江县地质构造形迹由成都凹陷、大兴隆起「隐伏背斜」和熊坡背斜组成。成都凹陷位于成都平原,北起安县,南达名山,西抵灌县「都江堰市」,东至金堂县。第四系沉积中心,大体循大邑安仁,经崇庆「崇州市」附近一线北出此段。东西两缘皆有断裂控制,西缘称邛崃至彭县「彭州市」断裂东缘称成都至蒲江断裂。蒲江县境跨成都凹陷西南段之南部,所跨面积占全境五分之四。县域东西长,南北窄,全县平均海拔534米。地势西南高。蒲江县地质构造形迹由成都凹陷、大兴隆起「隐伏背斜」和熊坡背斜组成。

  蒲江县境跨成都凹陷西南段之南部,所跨面积占全境五分之四。县域东西长,南北窄,全县平均海拔534米。地势西南高蒲江九仙山海拔约650米隶属小五面山脉,位于蒲江县大兴镇场镇与九尖村交界处,这里山青水秀,清幽佳绝春花秋叶,气象万千,从优美的自然景观到古老的历史文化,无不受到众多游客的喜爱,成为游览的佳处。

  红枫系平洋一隆起贵不可多的,所谓万仞不如一堆!墓地背依九仙山,左靠法华寺,面朝红枫湖、遥看成都平原!花楸山为父母山,成都平原为明堂、龙泉山为朝山!墓地有坐西向东的平原墓地和坐北坐西北的山体墓地的双向选择!墓地交通方便分别有:成温邛高速、成温邛快速、成新蒲快速、成雅高速等自驾路线。更有成蒲高铁 ,让你出行无忧!红枫艺术陵园环境优美、价格合理。

原创文章 请勿转载:https://www.29737.cn/jiqiao/703.html
《成都老吴》公墓网!
互动热线:183 283 29737

猜你喜欢

人气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