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江大朗陵园带您触摸历史:杜甫和三渡水大桥

2024-01-12人阅读成都公墓网

  三渡水大桥的修建,早可以追溯到唐上元二年(760年),温江的李七司马在此地造竹桥。据推测,由于金马河(那时叫皂江)那时流经此处时应不是正流,所以水流应该不是很大,才能建造竹桥。李司马在此处建造竹桥时,恰逢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应蜀州(现崇州市)刺史高适(也是同时代的诗人)的邀请到蜀州去,经过金马河,亲见李司马造桥过程,并即兴创作三首诗记载此事。这三首诗是:「陪李七司马皂江上观造竹桥,即日成,往来之人免寒冬入水,聊题短作简李公」、「观竹桥成,月夜舟中有述,还呈李司马」、「李司马桥成,承高使君自成都回」。可以想见,竹桥在造桥是倒是比较简便,但因其材料不耐久,其存在的时间应该不是很长。


大朗陵园生态树葬墓区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在原宣家渡、黄家渡河三渡水曾建桥三座,合称“三渡桥”。一渡桥位于原县城西约14华里,跨玉石江,木梁结构,桥长12.2丈(约40.67米),宽6市尺(2米);二渡桥在原县城西约15华里,跨金马江,木梁结构,长14丈(约44.67米),宽1丈(约3.3米);三渡桥(原名金枢桥),在原县城西约15华里,跨金马江,木梁结构,长14丈(约44.67米),宽1.2丈(4米)。清光绪年间,此时该地已成为金马河主流,当时的技术能力,无法在这么大的河流上建造性桥梁,故设一、二、三渡口,每年冬季枯水季节,各渡口架木板桥通行。清末民国初,三渡水渡口成为通往崇庆(现崇州市)、大邑、邛崃三县的主要通道,用小木船过渡。民国时期,仍旧设渡口,一直沿袭到1955年。

  1955年由于金马河河床变化,将原来的三个渡口改为一个渡口,增设汽车渡船过渡。由于交通事业的日益发展,成邛公路运输繁忙,渡口经常阻塞;加之在洪水季节,渡口还要封渡,严重影响了交通,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1966年四川省人民委员会拨款320万元修建三渡水大桥,于1969年方建成通车,命名为“三忠桥”,1980年地名普查时,恢复桥名为“三渡水大桥”。新桥为性双曲拱桥,用钢筋混凝土修建,共17孔,每孔25米;两侧为钢筋混凝土栏杆;桥基深6米,桥高12米,全长483米,桥面净宽7米,可承受重力汽车13吨,拖车60吨。该桥建成后,有金马河第二大桥之称(大桥为新津境内跨金马河的“新津大桥”)。民国时期以来,车辆行人到此,终年阻塞拥挤,洪水季节往往不能通行,凡是经过这个渡口的人,无不慨叹:“过三渡水真难!”新的三渡水大桥的建成,犹如一条宽敞的大道把金马河两岸连接起来,桀骜不驯的河水阻碍人们通行的现象已成为过去,对于促进成邛公路的交通运输,加强国防建设,发展城乡经济,都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杜甫吟诗三渡水

  诗圣杜甫很忙要修复被秋风所破的茅屋,还要“为问彭州牧,何时救急难?”但是,他还是抽空到草堂西的温江(包括现天府街道属地)转转,或到鱼凫故里采药,或途径温江西行游历、探望挚友。随便写上几首诗。我们漫步杨柳河畔,品味着杜甫的这些诗句,仿佛看到了诗圣乘着舟筏来温江游历的情形,怡然陶醉于锦城西外的这片民丰物饶的川西水乡。

  访高适途径温江

  “温江离省近”,自古便是西出锦城的门户。杜甫草堂位于旧时的成温之间。诗圣杜甫曾途径温江西行去蜀州探望挚友高适。我们都知道李白杜甫友谊佳话,实际上,高对杜的情谊,远高于李白对杜。杜甫诗中写道:“故人供禄米,邻舍与园蔬。”从那时起,一直到高适离职,严武代替高适担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并继续照顾杜甫。这段时间,可以说也是杜甫一生中最安稳的一段时间。

  唐肃宗上元元年,高适改任蜀州刺史,杜甫曾从成都去蜀州看望。上元二年人日,高适遥想远在成都杜甫,写了「人日寄杜二拾遗」

  人日题诗寄草堂,選怜故人思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身在南蕃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

  今年人目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龙钟还忝二千石,愧愧尔东西南北人!

  这是高適晚年怀友思乡的诗作中最感人的诗篇。高适对杜甫的情谊,诗中可见一斑。当时杜甫未及作答。唐代宗永泰元年四月,壮志未酬的高适病逝,杜甫大恸,作「闻高常侍亡」:

  归朝不相见,蜀使忽传亡。

  虚历金华省,何殊地下郎。

  致君丹檻折,哭友白云长。

  独步诗名在,只令故旧伤。

  唐代宗大历五年,杜甫流寓江湘一带,正月廿一日,杜甫又翻出高适的人日诗来,“泪酒酒行间,读终篇末”,于是作「追酬高蜀州人日见寄并序」。杜甫睹物思人,对故人的思念,感人肺腑。自此,高适杜甫人日唱和的故事便成为佳话,至今,每年人日这一天,成都杜甫草堂都要举行活动,纪念这两位诗人的友谊。

  三渡水即兴吟诗

  761年冬天他陪李七司马在温江金马河(在今三渡水附近)上观看造桥,留下了三首诗。

  第一首为:

  陪李七司马皂江上观造竹桥,即日成,往来之人免冬寒入水,聊题短作简李公:

  伐竹为桥结构同,褰裳不涉往来通。

  天寒白鹤归华表,日落青龙见水中。

  顾我老非题柱客,知君才是济川功。

  合观却笑千年事,驱石何时到海东?

  第二首为:观竹桥成月夜舟中有述,还呈李司马:

  把烛桥成夜,回州客坐时。

  天高云去尽,江回粤来迟。

  衰谢多扶病,招摇屡有期。

  异方乘此兴,乐罢不无悲。

  第三首为:李司马桥成,承高使君自成都回:

  向来江上手纷纷,三日功成事出群。

  已传童子骑青竹,总拟桥东待使君。

  皂江即今天的金马河。三渡水,此处水势较为平缓,又是成都通往崇州、大邑直至邛崃的必经要道(过了三渡水,上岸即是今温江永盛,往前是崇州羊马镇,再往前可直达大邑),附近州县百姓和来往商贾、官员都在此登船,形成了川西平原上人气最旺、热闹非凡的渡口,有着“夕照晚渡三千客”盛景。唐代每年十月,政府会在皂江(今金马河、三渡水)上搭竹(木)桥以济来往商贾行人,第二年五月夏季水涨则撤桥以舟船渡人。

  诗中的“高使君”,系唐代大诗人高适,时任蜀州(今崇州市)刺史。杜甫在这三首诗里,描写了建桥过程;抒发了诗人夜晚看到竹桥造成时个人产生的良多感慨,同时也歌颂了李司马的建桥之功;三天建成时,恰好高适从这里经过,好像是专门为了欢迎使君的到来。

  杜甫一生愁苦,流离失所,飘泊半生,深知知生活之艰辛和小民之困苦。所以他才能写出“三吏”,“三别”这样的名篇;才能发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感叹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皆欢颜”的呐喊。他说“伐木为桥结构同,褰裳不涉往来通。”在为由渡河难变为通途之赞叹。

     人的智慧和创造力是无穷的,竹桥架,艰途便通途。要完成这样的大事,既要靠政府的支持和领导,更要靠大家的群力合作,艰苦奋战,才能降服水龙,造福于民,济川之功非老友莫属啊,好话还是要说的。所以他才在诗中说“顾我老非题柱客,知君才是济川功。”“合欢却笑千年事,驱石何时到海东?”诗人借秦始皇鞭石的典故,祝愿老友能为百姓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诗圣杜甫是伟大的常以悲天悯人,怀民疾苦之心写出了许多美好的诗篇。有的胸怀坦荡,有的沉郁悲凉,也有的清丽如兰,诗艺之高超集古今大成故日诗圣。成都温江大朗福大朗陵园相伴金马河,坐拥坐北朝南、坐西向东、坐南朝北、坐东朝西等黄金坐向。 适合各个仙命层次的需求。大朗陵园独树一帜的树葬和草坪葬、壁葬更能适合环保人士的需求。大朗陵园内的大朗寺建于清乾隆年间,因纪念高僧大朗而得名。

原创文章 请勿转载:https://www.29737.cn/jiqiao/107.html
《成都老吴》公墓网!
互动热线:183 283 29737

猜你喜欢

人气墓地